英國大學一年只要上半年的課,那教授平常到底在忙甚麼呢?上學期時在某一堂個人職涯發展課程中,同學問我說怎麼會來英國當教授,那我平常的工作內容是甚麼呢?在帶美式足球校隊時,球員對於我身兼教練及教授的身分感到好奇,也不少人問我平常在做甚麼。其實,教授這工作有點攏統,看似在教學還有做研究而已,還有一堆假期。以下,我來break down教授一年的schedule,或許能幫助大家來理解英國大學教授的'悠閒'生活。以下是以商學院教授的經驗為主,也歡迎其他科系的教授提出討論。
每學年都是從8月開始,學生正在放暑假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以為教授也跟著放暑假了,欸嘿你想得美,通常這時候都要參加國際會議,像是我2016年時前往密西根州立大學參加計量課程,2017年則是前往巴薩隆納參加人力資本相關的課程,2018年則是參加了2場國際會議,其中一場還在中研院。2020則是參加了線上會議,而這些都要求事前的準備。這期間還要更新上課的內容,像是上課的講義,研討會的題目,以及考卷內容,總不能每一年都用同樣的考卷吧。像是去年疫情的影響對於經濟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也必須要去翻閱其他的資料把新的資料加進去。這兩年還因為線上課程的關係,我還必須要另外錄上課的影片。我剪片速度較慢,通常一小時的內容我要三小時去剪。然後9月份底的時候,還要準備module leader的年度報告,寫完後還要發到平台上,讓上級檢驗。
10月到12月中是教學周,除了忙碌地教學以外,更別說那一些無止境的回覆email。而為了要讓學生覺得我們是很容易親近的,還必須要在48小時內回覆。在教學評鑑中 滿分5分的話,我得到了4.3分的滿意程度,也就是良好的表現。12月中要改學生的考卷,英國的考卷大多是申論題。雖然給分標準已經給了出來,但因為不是計算題,還需要反覆地看。
另外,在開學前,上課的內容其實要經過內部的審核,通常是另一位教學夥伴要看過,然後系上的module buddy要看過,然後再經過外部的審核。然後大約11月的時候,考卷的內容也是經過內部的審核再加上外部的審核,而且還要符合學校的規定,並不是教授們想怎麼出就怎麼出的。
感謝研究時數,我在下學期的課比較少一點,但在1月底及2月初的考試周以後,就在將近250份的考卷在等著我。假設一篇改20分鐘的話(因為有其他的tutor,每個人都只負責改他的部分),那我總共需要5000分鐘,也就是83個小時,假設一天工作10小時,那就是要8.3天才能改完。如果遇到不知所云的,那就還會更久,別忘了這當中還要教學。
除了教學以外,我們還要負責研究的部分。雖然目前有通過研究時數的考核,但5年後就會到期,所以這期間還要出產論文。點子並不會從天而降,我也超希望一睡醒論文就寫好了,但是不可能嘛。所以還要參加每個禮拜三的內部以及外部研討會,看能不能激發出論文的好點子,或是尋找有機會合作的共同作者。就算找到了也還要磨合一段時間。除了發表論文外,還要準備計畫書申請經費,內部每年有兩次申請£2,500的計畫,外部當然有上看百萬英鎊的計畫。但在脫歐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經費申請難度是越來越高。
除了教學還有研究以外,還有一些服務要做,像是指導學生的論文。大學生的論文大約在上下學期,而研究生的則是在暑假。我平均一年要帶6個大學生,6個聯合學程的歐洲學生,還有6個研究生的論文。每篇論文我大概花2-3個小時不等,有時還要更久,所以我總共要54個小時,也就是6.75天才能改完。服務方面如果只是帶學生論文的話,或許我還樂在其中,但服務方面還包含了服務系所及學院,像是要去帶學校的參觀日,就學輔導,系上的開會,學院的開會,還有博班的教學等等。
以上是粗略的分析我在這一年的時間表,比起博班真的多了許多行政上以及服務上的工作。希望能夠一直優化以上的工作內容,來達到大家想像中的教授'悠閒'生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