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York

 

台灣的交通最近又再次被關注,新聞版面中斗大的字眼像是在告訴人民台灣的交通環境有多糟糕,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網路或是社群平台已經提供法規上面的解說,這篇用粗淺的經濟學理論來告訴你,為何現階段的交通環境或許已經是最適解了。

 

我們可以使用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來看台灣的交通。首先,每個部門會有目標函數(objective function),且面對限制(budget constraints) ,假設每個部門的代表人在面臨限制下會去作出極大化自己目標的行為。

 

目前看到都是民眾在罵政府,也就是說,民眾並不等於政府。所以會有兩個部門。於是,在模型設定上,我們先假設有2個部門,一個是政府,另一個是民眾。政府的行為在於收稅,並將之用於支出上,在這邊就先簡化成促進交通狀況,像是增設人行道。

 

接下來,我們來看民眾的行為。我們很常看到民眾在批評行車安全的部分,甚至有所謂的道路三寶。這樣聽起來,似乎假設民眾有兩種行為較為合理,行人或是騎乘交通工具,也就是說,民眾不能同時當行人且騎乘交通工具。第一種民眾的目標為,行人安全;另一種為行駛方便,但兩者皆面臨著著道路使用上的寬度限制,也就是說走在人行道上,行駛方便必定會下降;若想要行駛方便(舉例來說,臨停買杯飲料或是美食),人行道就會被縮減。

 

不用複雜的數理模型,我們不難看出,如果騎乘交通工具的民眾大於行人,那政府會維持現狀;反之,若是行人大於騎乘交通工具的民眾,那政府應該會多增設人行道。

 

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我們來看看實際生活。

案例1:民眾A下班時想買一杯珍奶犒賞自己,你覺得他會特意去找停車位,繳個停車費20元嗎?

案例2:民眾B看了隔壁的餐廳把騎樓擴張成店面的一部分,如此一來就能有更多的座位。而政府今天為了行人的安全,打算禁止騎樓擺設成店面的一部分,你覺得他還會支持現在的政府嗎?

在案例1中,民眾A在隔壁店面停好車以後,他又變成路人,此時他又討厭沒有安全的人行道可以走。而民眾B關店以後,想走回自己的交通工具,他又覺得道路很不安全。從這當中,就不難看出,其實就在於立場的轉換。

 

在面臨道路寬度的限制下,以及考量方便性的情況下,或許現在的交通狀況已經是最適解了。其實,在網路上也能漸漸地看到台灣民眾對於道路安全的意識逐漸抬頭,也願意犧牲方便性來達到用路安全,總有一天,道路一定能變得更安全,大家也能平安到家。

arrow
arrow

    我們來聊聊英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